最近当了一个学生的老师,太久没有教书了,重新检视课本疑惑也多了。每回,总是麻烦在福州八中退休的丘实真老师。得到悉心指点,茅塞顿开,真是感激不尽。早上,为杜甫秋兴八首其一,起惑。前边几句都好理解,下边尾联为啥转到寒衣上去,转到捣衣声上去了?故园心和寒衣,急暮砧怎么关联啊?后边是抒情,怎么抒情啊?疑问多多。水平差,还是请教同学吧。同学真是大师,只说两点:诗歌讲究起承转合,最后一联是合;诗歌中即事抒情,从开头的即景抒情到末尾的回到眼前景是写诗的极高境界。老杜抒情,不漏痕迹,含蓄蕴藉也在此啊!急暮砧,暗扣了李白的诗歌:长安一片月,万户捣衣声。是岁末了,人们赶制寒衣,而我却还在羁旅之中,有家难回。把悲伤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了。小桥流水人家,景色很美,可是那只是别人的景色啊!我流落天涯的孤子,什么也没有。别人在忙着制寒衣,那只是别人的啊!于是郁结了一个上午的备课就这么解开了。谢谢同学!
评论